喷漆循环水净化漆雾处理剂A剂消粘剂与B剂上浮剂的应用
时间:2025-03-19 16:44:25
来源:
浏览|:25次
在喷漆作业过程中,大量漆雾和有机溶剂气体产生,未处理的喷漆室排放的漆雾和有机溶剂浓度很高。为解决这一难题,漆雾处理剂A剂(消粘剂)与B剂(上浮剂)应运而生,成为喷漆循环水净化处理的关键所在。
漆雾处理剂A剂,主要成分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等,外观多为淡蓝色
半透明或棕色液体。它如同一位敏锐的 “猎手”,能有效地 “捕捉” 进入循环水中的过喷漆。凭借自身携带的高电荷,对漆滴产生强大吸引力。一旦漆滴被吸附,A剂便利用二级不同的亲和性,像层层包裹礼物一样,将漆滴包裹起来。更重要的是,A剂能够通过化学作用,穿透并破坏油漆中的功能基团,彻底消除漆雾的粘性。这一过程,如同给漆雾的 “粘性翅膀” 加上了枷锁,让其无法再肆意粘连设备、管道等。例如在汽车喷涂车间,若未使用A剂,漆雾粘性会使设备内部迅速积累漆渣,导致水路、气路堵塞,设备频繁故障;而使用A剂后,漆雾失去粘性,设备得以稳定运行。
漆雾处理剂B剂,主要由高分子阳离子聚合物、表面活性剂等组成,外观通常呈现为白色黏稠液体。当A剂完成对漆雾的消粘工作后,B剂便开始发挥其独特的 “搭桥” 作用。它就像一位勤劳的 “建筑师”,聚合物一端吸附在已被A剂消黏的漆雾颗粒表面,另一端又吸附在另一个漆雾颗粒表面。如此一来,众多分散的漆雾颗粒被聚集在一起,逐渐形成蓬松、结实且容易上浮的海绵状大块絮状物。在家具喷漆厂的循环水处理中,B剂让经过A剂处理后的漆渣快速凝聚上浮,便于工作人员打捞,大大提高了循环水净化效率。
在实际使用中,二者相辅相成。在未使用药剂之前,建议先清槽换水一次,这样能为后续药剂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。换水后,需先用氢氧化钠调整水质,将 PH 值控制在 8 - 10 范围,确保加入漆雾凝聚剂A、B剂之后,整体循环水的 PH 能稳定在 7 - 8 之间。加药时,每天上午将A剂添加在喷房循环水流湍急处,也就是喷房抽水马达处;下班前,把B剂加在平时打捞漆渣的聚漆槽位置。A剂和B剂的加药比例一般为 1:1 ,当喷房循环水中喷漆量达到 20 - 25 公斤稀释油漆时,各加 2 - 3 公斤。当然,加药方式既可以人工添加,也可借助计量添加泵自动添加,根据过喷漆量的大小灵活调整计量泵的液流速度与排量大小,一般药剂的添加量为过喷漆量的 10 - 15% 。
使用漆雾处理剂A剂和B剂后,效果显著。漆渣不再粘结、结块和沉淀,变得易于打捞清除;循环水由浑浊变得清澈,COD 含量也有改善;循环水的异味减轻,管路不再堵塞,水泵及抽风机的使用寿命延长,维修及换件成本降低;水幕保持完整、均匀,喷房空气质量改善,喷漆成品质量得以提高,同时还降低了废水处理费用,提升了车间的整体工作环境和生产效益。
总之,漆雾处理剂A剂消粘剂与B剂上浮剂在喷漆行业的循环水净化处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,为企业环境与生产效率提升立下汗马功劳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它们也将持续优化,更好地服务于喷漆相关产业。